爐外精煉工藝
發布時間:2018/6/15 17:17:05 點擊率: 來源:艾米 作者:榮盛耐材1949年,西德曼內斯曼公司和容漢斯組成了連鑄共同體,并于1950年研制出臺5t水平連鑄機;1952年氧氣頂吹轉爐問 世,取代平爐煉鋼,逐步成為主要的煉鋼技術。為了進一步保證鋼水質量穩定,提高鋼的質量,強化冶金反應過程,提高鋼的潔凈度,控制夾雜物形態,開發了爐外精煉技術。顯然,它是由鋼水精煉功能分化所產生的技術。
爐外精煉
爐外精煉是把傳統的煉鋼方法分為兩步,即初煉和精煉。初煉:在氧化性氣氛下進行爐料熔化、脫磷、脫硫和主合金化。精煉: 在真空、惰性氣氛或可控氣氛的條件下進行脫氧、脫硫、去除夾雜物和改變夾雜物形態,調整成分(微合金化)以及控制鋼水溫度。顯然,爐外精煉是以前集中于轉爐、電爐的功能分化所帶來的產物,與鋼的髙級化密切相關。
爐外精煉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933年佩林(Perrin)用高堿度合成渣爐外脫硫。20世紀50年代開發的鋼水真空處理技術,1956〜1959年開發的DH法和RH法,60年代開發的RH-OB、VAD、VOD和AOD爐,70年代開發的LF、CLU爐等。以后,各種爐外精煉裝置不斷涌現。目前,爐外精煉的方法已有三十多種,其中,使用較多的方法有DH、RH、AOD、VOD、LF、VAD、CAS和 ASEA-SKF等,F在,它們已經成為提高鋼水質量的關鍵手段,即煉鋼一爐外精煉一連鑄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。
雖然各種爐外精煉方法的工藝不同,但它們卻存在著許多共同點:
1、通常應用真空、惰性氣氛或還原性氣氛等,為鋼水精煉創造了一個理想的精煉氣氛條件;
2、采用電磁力、惰性氣體或者機械攪拌的方法攪拌鋼水;
3、采用加熱設施,如電弧加熱、埋弧加熱、等離子加熱或者增加鋼水中的化學熱等,來補償精煉過程中鋼水的溫度損失。
按設備類型分,爐外精煉一般可分為兩大類:鋼水處理型爐外精煉的方法和鋼包精煉型爐外精煉的方法。除了DH、RH、RH-OB 和AOD屬于鋼水處理型爐外精煉的方法之外,其他如VOD、VHD、VAD、LF、CAS和ASEA-SKF等都是鋼包精煉型爐外精煉的方法,即精煉操作在鋼包內進行。
按功能可分為真空脫氣精煉處理(DH、RH、RH-OB、VOD)和電弧加熱精煉處理(LF、VOD、ASEA-SKF等)以及不銹鋼的精煉方法(AOD、VOD)。
由于各種精煉方法對鋼水的處理目的和操作條件不同,因而要求使用不同性能的耐火材料與之相適應,以提高各精煉裝置的使用壽命。
- 上一篇:陶瓷梭式窯的結構特點
- 下一篇:預分解窯水泥熟料生產線對耐火材料的要求